在线客服
热线电话
  • 13632355031

法律咨询:136 3235 5031
< >

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有什么区别?

分享到:
点击次数:3451 更新时间:2017年11月22日22:45:26 打印此页 关闭

广州刑事辩护律师】   

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有什么区别?

故意犯罪:

       故意犯罪,是指已经预见到了自己的行为会造成危害社会的严重后果,仍然希望或者放任这样的行为的发生和结果的产生。因此故意犯罪体现出犯罪行为人主观恶性较大,根据《刑法》规定,对于故意犯罪,都应当依法承担刑事责任。

       在故意犯罪中,还可以将其分为间接故意犯罪和直接故意犯罪。间接故意犯罪,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,仍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。直接故意犯罪,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,仍希望这种结果的发生。


过失犯罪:

       过失犯罪,指在过失心理支配之下实施的、根据刑法的规定已经构成犯罪的行为。可分为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。

       对于过失犯罪,刑法规定必须要由刑法明文规定是犯罪的,才承担刑事责任。这是因为过失犯罪与故意犯罪在主观恶性上明显不同,故意犯罪是希望或者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,而过失犯罪的行为人则是不希望危害结果的发生,只是由于主观上的疏忽大意或者过于自信而导致了结果的发生。因为对于过失犯罪,只有造成极其严重的危害后果,巨大的损失和严重的社会影响的,刑法才将其列为犯罪,规定了刑罚措施。

 

       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,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,因而构成犯罪的,是故意犯罪。 故意犯罪,应当负刑事责任。

  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,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,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,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,是过失犯罪。

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的区别:

  1、二者主观方面明显不同。

  2、二者结果在定罪时所起作用有所不同。

  3、从处罚方面看,过失犯罪的法定刑明显低于故意犯罪。


  由于过失的主观恶性明显小于故意,所以刑法对过失犯罪的规定不同于故意犯罪,具体如下:

  1、过失犯罪均以发生危害结果为要件,而故意犯罪并非一概要求发生危害结果。过失犯罪情况下,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既不追求,也不放任,而是应当预见而没有预见,或已经预见却轻信能够避免,主观上根本反对发生这种危害结果,因而主观恶性较故意犯罪要小得多

      2、刑法对过失犯罪规定了较故意犯罪轻得多的法定刑。过失犯罪只有在刑法分则条文有明确规定的情况下才能负刑事责任。如果刑法分则条文没有规定的,无论某一过失行为危害程度如何,都不能构成犯罪。

       3、刑法规定“过失犯罪,法律有规定的才负责任”,“故意犯罪,应当负刑事责任”,这体现了刑法以处罚故意犯罪为原则,以处罚过失犯罪为特殊的精神。过失犯罪只有当行为已经给社会造成危害结果的情况下,才能构成犯罪。如果没有造成严重后果,就不存在过失犯罪。

 

相关法律法规:

     《刑法》

      第十四条 【故意犯罪】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,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,因而构成犯罪的,是故意犯罪。
  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故意犯罪,应当负刑事责任。
   第十五条 【过失犯罪】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,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,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,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,是过失犯罪。
 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过失犯罪,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。

刑事网站海报.jpg

 


上一条:【广州刑辩律师】新《刑诉法》律师会见权的新规定 下一条:【广州刑事律师】公司股东兼法定代表人构成职务侵占罪案